企业文化

东帝汶入盟:东盟 26 年首扩员的历史性一步

2025 年 10 月 26 日,马来西亚吉隆坡第 47 届东盟峰会开幕式现场,当东帝汶总理夏纳纳・古斯芒在《东帝汶加入东盟宣言》上落下最后一笔时,这位历经国家独立艰辛的领导人眼中泛起泪光。在东盟十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,东帝汶正式成为该组织第 11 个成员国,终结了东盟自 1999 年接纳柬埔寨后长达 26 年的 "零扩员" 历史,也为东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刻下崭新坐标。

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,背后是东帝汶跨越 14 年的执着追寻。这个位于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国家,2002 年才从殖民统治与战乱中迎来独立,成为亚洲最年轻的主权国家。2011 年,时任总统拉莫斯・奥尔塔正式递交入盟申请,却因经济基础薄弱、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遭遇阻力 —— 彼时的东帝汶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,人均 GDP 不足千美元,90% 的政府收入依赖油气出口,制造业近乎空白,42%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。东盟依据《东盟宪章》,从政治安全、经济发展、社会文化三大维度展开严苛评估,考察这个年轻国家是否具备融入区域共同体的能力。

东帝汶入盟:东盟 26 年首扩员的历史性一步

为迈过入盟门槛,东帝汶开启了漫长的能力建设之路。2005 年先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东盟地区论坛,系统学习多边合作规则;2022 年获得东盟原则性接纳后,在三年预备期内组建专项团队对接 300 余项东盟条款,修改 17 部国内法规适配区域标准,最终于 2025 年 10 月 25 日完成交存《东盟宪章》与《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》文书的法律程序,为入盟扫清最后障碍。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评价,这一过程 "见证了东帝汶的成长,更彰显了东盟包容发展的核心价值"。

对东帝汶而言,入盟是破解发展困局的关键钥匙。这个人口仅 140 万的国家,长期在印尼与澳大利亚两大国夹缝中寻求发展空间,油气资源枯竭的现实更迫使它急需经济转型。加入东盟后,东帝汶可直接接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与 RCEP 框架,享受区域内关税减免政策,其渔业、农业资源与东南亚市场的对接通道被彻底打开。夏纳纳在签字仪式上明确表示,入盟将为该国在贸易、投资、数字经济等领域带来 "历史性机遇",政府计划依托东盟平台吸引外资升级农业技术、开发帝力周边旅游资源,同时借助区域合作创造青年就业岗位 —— 该国近三分之二人口不足 30 岁,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稳定的关键。

东盟的 "十一国时代" 同样意义深远。山东大学于镭教授指出,东帝汶的加入填补了东南亚一体化的 "最后一块拼图",使东盟实现对区域内所有主权国家的全覆盖,显著增强了其在地区治理中的合法性与主导性。在能源领域,东帝汶丰富的油气储备将为东南亚工业化进程提供重要支撑,助力东盟推进 "去美元化" 与能源安全合作;而其葡语国家背景,更让东盟获得了对接拉美葡语经济体的天然桥梁。广西民族大学葛红亮教授则强调,在全球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东盟通过吸纳东帝汶壮大自身力量,有助于维护东南亚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自主地位。

yy易游,易游体育,米乐YY易游,yy易游M6

区域格局的重塑也为中国合作带来新契机。2024 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已达 6.99 万亿元人民币,连续五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。随着东帝汶入盟,中国在基建、农业技术、减贫等领域的优势与该国发展需求形成精准契合。葛红亮分析,东盟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机制将为中帝合作提供更稳定的平台,中国参与的区域互联互通项目有望延伸至东南亚最东端,构建更完整的区域合作网络。

当然,新征程亦暗藏挑战。对东帝汶而言,如何在越南制造业、泰国旅游业等区域强势产业的竞争中找到定位,如何将油气依赖型经济转向多元发展,考验着政府的治理智慧。对东盟而言,成员国发展差距的扩大可能增加决策协调难度 —— 从碳标准制定到金融一体化,这个新成员既可能成为合作纽带,也可能在关键议题上形成变量。好在东盟已建立成熟的互助机制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已承诺在能力建设、基建补短板等领域提供支持,避免新成员在一体化进程中掉队。

签字仪式结束后,东帝汶国旗与东盟十国旗帜一同在会场升起。夏纳纳那句 "庆祝只需一天,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踏实干活" 的感慨,恰是对这一历史时刻的最佳注脚。从殖民废墟到东盟新员,东帝汶用半个世纪走完了民族自立之路;从申请入盟到正式加入,14 年的坚守见证了区域合作的力量。这个更完整的东盟大家庭,正在变动的世界格局中,书写着包容与发展的新故事。

发表评论